青原法院一案例入选全省法院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十大典型执行案例

发布时间:2022-05-10 15:52:5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江西法院坚持系统思维、目标导向,充分发挥执行职能,帮助涉案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发布一批运用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既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又精准助力被执行企业发展的执行案例。

    本次发布的十个典型案例,既有运用信用承诺机制帮助涉案企业盘活资产化解执行难题的,又有运用信用修复机制延伸司法服务,实现企业营利与债权清偿“一案双赢”的;既有对生产设备采取“活封活扣”措施保障中小微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的,还有运用“惩戒+修复+激励”多元化解矛盾机制护航在沪企业持续发展的;既有为符合条件的涉案企业暂缓适用惩戒措施帮助其走出困境的,也有为被执行人及时消除信用污点,出具《自动履行证明》,帮助其重拾发展信心的。全省法院要以此次典型案例发布为契机,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用足用好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努力争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等工作。

    近年来,江西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主动作为、积极创新,积极营造“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社会氛围,一方面率先从省级层面建立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分级分类信用惩戒体系,充分考虑和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鼓励被执行人积极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面妥善把握执行时机、讲究执行策略、注意执行方法,依法灵活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坚决防止因违法执行、过度执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江西省委、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下一步,江西法院将立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胜诉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恢复生产经营,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暖心爽心的法治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青原法院案例:吉安某资本管理公司等申请执行吉安某实业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吉安市青原区法院精准适用信用修复机制保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

  一、基本案情

  2016年9月起,吉安某实业有限公司因经营需要,陆续向吉安某资本管理公司、曾某分别借款共计约1000万元;同时,为生产转型需要建设新厂房,将新建厂房工程发包给吉安某建设公司建设。后因经营不善,不能按约偿还借款本息及支付工程款。吉安某资本管理公司、曾某、吉安某建设公司分别诉至法院。经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判令吉安某实业公司分别向申请执行人吉安某资本管理公司、曾某偿还借款本金共计1000余万元及利息;并经该法院民事调解,吉安某实业公司向申请执行人吉安某建设公司支付工程款25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吉安某实业公司未主动履行义务。

  二、执行情况

  2019年3月起,吉安某资本管理公司、曾某、吉安某建设公司等分别向青原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封了吉安某实业公司名下的土地及厂房,并于2019年8月27日将吉安某实业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经调查,吉安某实业公司名下物流园区内的土地、厂房均分别设立了抵押债权,且受疫情影响,物流园内的200余家商户租金收入除应缴纳的税、费以及管理、运营成本后所剩无几,且因管理不善,经营状况不是很乐观。如果就案办案拍卖土地及厂房,摒除优先债权后,申请执行人实际也分配不到拍卖款,而且还直接影响物流园区内200余家商户的经营,案件一时陷入僵局,但青原区法院始终未放弃,先后多次组织双方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2021年8月,青原区法院在执行中得知该实业公司准备申报省级重点商贸物流园区,如果申报成功,不仅对整个园区及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提供强大的支撑,而且对该企业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案件的执行将带来极大帮助。执行法院当即约谈该实业公司主要负责人,一方面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制定可供执行的还款计划;另一方面,向申请人详细分析执行现状,介绍利弊得失。经过数次调解,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吉安某实业公司最终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青原区法院根据省高院信用修复机制的有关规定依法删除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解除对其法定代表人马某的限制消费令。

  2021年底,因法院已暂停对其作出的信用惩戒,该实业公司作为吉安市唯一一家入选省级重点的商贸物流园区,获得了相应政策及资金支持,园区200余家商户也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营状况得到良好改善,对带动周边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效应,不但为案件执行带来了极大助力,而且极大地优化了整个园区及物流企业的营商环境。目前,吉安某实业公司在按期履行还款义务,物流园经营也逐步走向正轨。

  三、典型意义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已成为常态,也是信用中国建设的一大亮点。本案是人民法院引导失信主体向善守信,对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被执行人予以正向激励,帮助企业重换生机的典型案例。本案执行过程中,青原区法院深入调查、多次协调,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并举,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同时,积极引导失信企业积极主动履行义务,修复涉案企业的信用,帮助其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商贸物流园区项目,有效提高了被执行人偿还能力,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来源:江西执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