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法院:涉企执行举措入选全区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12-15 15:34:59


    近日,青原区营商办公布2022年全区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青原区法院:“硬核”涉企执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成功入选。

    青原区法院:“硬核”涉企执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基本情况

    如何在保障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的同时,又不影响被执行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好地以执行促诚信,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法院执行工作面临新问题。为解答好这个问题,努力寻找涉企执行的“最优解”,今年以来,青原区人民法院立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服务保障双“一号工程”,发挥执行职能、把握执行时机、讲究执行策略、注重执行宣传,采取务实举措能动解纷、力促共赢,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工作举措

    强制执行启动“主引擎”

    今年开展涉企业、金融案件专项集中执行8次,拘传拘留40人次,搜查23人次,专项行动结案107件。对资产处置难度较大、处理时间较长的涉企案件,综合运用债转股、执行和解等方式,拓宽企业债权实现渠道。对早已处于停业停产状态,无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企业及时转入破产程序,充分释放土地、厂房等资源要素,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截至目前,该院今年共受理破产案件6件,旧存3件,审结8件,处置破产债权5148.32万余元,盘活资产466.96万元,释放土地资源47.42亩、房产资源1227.84平米。

    创新执行跑出“加速度”

    深化执行流程集约化改革,打破“一人包案到底、团队包案到底”的传统模式,重整执行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成立速执、财产处置和执行实施团队,推进简案快执、繁案精执。对接市不动产中心、市车管所、区交警大队,搭建网络专线,实现线上查控、线下协扣,进一步缩短财产查扣时间。借助网络司法拍卖受众广、参与度高等优势,及时引入司法拍卖辅助机构,提高财产处置变现效率。截至目前,该院今年共发起涉企网络拍卖8件次,成交率为50%,拍卖成交金额近800万元,盘活土地面积1943平方米、厂房面积7600平方米。

    善意执行按下“暂缓键”

    秉承善意、审慎、谦抑执行理念,在采取诉讼保全和查封、扣押、冻结、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时,注重考量被执行企业的客观实际,对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所引起的暂时经营困难而无法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企业,严格把握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适用条件,依法慎用拘留、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今年运用执行和解结案36件,信用修复结案12件,信用承诺结案3件,采取活封活扣方式处理案件3件,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当影响,促进恢复“造血功能”,为企业脱困赢得机会。

    宣传执行打出“组合拳”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执行干警深入辖区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个体工商户,上门发放辖区惠企政策汇编及营商环境问卷调查表,重点围绕打击、曝光、公开、作风等方面征求企业对执行工作的意见建议。参加全区双“一号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介绍发挥执行职能,帮助涉案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等工作举措。采取微信、报纸、网站、电视、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执行举措和典型案例,曝光失信名单,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

    典型意义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对于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执行工作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胜诉裁判权益的重要手段,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青原区法院不断转变执行工作思路、持续优化工作方法,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状况,并将经济思维、善意文明理念注入执行办案,避免竭泽而渔,为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工作实效

    涉企执行,一头关系着经济发展,一头关系着百姓冷暖。今年以来,青原区法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变“僵局”为“新局”,化“危机”为“转机”,转“变量”为“增量”,在坚持依法执行的前提下,以更务实灵活的执行举措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化解金融风险、精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灵活适用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将某公司依法撤出失信名单,助其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省级重点商贸物流园区,最终企业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园内200余家物流商户重焕生机,对带动周边物流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效应。该案入选全省法院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十大典型执行案例,省电视台两次报道该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