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岭坡的变迁(随笔)

  发布时间:2015-04-23 16:50:52


    茅岭坡、茅岭坡,茅岭坡上事故多;

    穿新衣服去做客,回来一身泥坨坨;

    挑担大米去换菜,三更没起不得过;

    没有力气三百斤,就得请人背老婆。

    这首歌谣中说的茅岭坡是我家乡唯一出村马路的一个路段,由于土质关系,这里“晴天一把刀,雨天一滩泥”,记事时起,“走”在马路上的只有一种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机,说它“走”,是因为实在慢,而且上坡有时还要人在后面推。短短四公里路,有时要走几个小时。

    说起茅岭坡,我从小就和它有不解之缘,因为出村子就得经过,小时候每次出村总是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如吃上麻花、油条等零食,看到跑得飞快的汽车,买上一双中意的凉鞋、一册好看的连环画等。到得后来是到茅岭坡接在外工作的大哥,大哥83年参加工作,几个月才会回家一次,由于坡陡路滑又转弯,有时过年回家单位派了车也不得过,只有寄信过往路人,得到讯息我总是第一个跑去,一身泥泞也乐哈哈,因为可以先尝到那些好吃的东西。但大部分并不都是甜蜜的记忆,我们村81年分田单干,那年我10岁,双抢后每年都要用板车拉粮食去交农业税费,每次爬坡都要使尽吃奶的力气。89年我考上大学,爸爸为筹学费拉粮卖经过茅岭坡时不慎翻掉了板车,板车把手把爸爸的脚也打伤了。92年春节,南昌几个同学来我家玩,从省城到村子里转了4次班车,还搭了一次手扶拖拉机,虽然觉得我们村世外桃源一般,但对茅岭坡阻断全村交通、闭塞信息也只有摇头。就象歌谣中一样,山外媳妇进来,天气不好的话,只有自己背,我至今记得,1997年1月我结婚,由于下雨路难行,我想方设法借到一辆四轮驱动吉普车,到了茅岭坡,还是被陷进去了,没有办法,村子里几个年轻人垫些禾杆就在后面推,车后轮尾起的泥巴弄得他们个个成了“花脸”,现在想来都跟抬“花轿”一样,虽苦涩但觉得有趣。更可悲的是1988年,打工风起云涌之时,我们村却还是“种田比什么都稳”占据主流意识,村里一位姑娘竟因父母不许其外出打工而喝农药逝去,茅岭坡简直成了“害人坡”。

    阴霾总会过去,一年365天200天难通车的日子总算慢慢地过去了。进入21世纪,由于国家好政策,2001年,在乡里任职的大哥带着交通部门到实地考察,修路列入省里交通改造项目,茅岭坡被炸高填低夯实基础成了坦途,2002年4月18日沙石路通车那天,全村百姓真是笑逐颜开、锣鼓喧天。俗话说,好戏还在后头,得益于村村通政策,2006年茅岭坡更是由沙石路修成了水泥路,村里的温泉、铁矿石都吸引了许多商人的目光。茅岭坡被“削平”之后,村里几乎家家户户添置了摩托,以前到乡里几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20分钟左右就可以,看着村民们欢声笑语经过茅岭坡时,我有股战胜困难的感动,茅岭坡也成了心中的“幸福坡”。

责任编辑:秦苑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