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井冈山下绘新图

——青原区法院司法为民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06-08-14 09:50:05


    在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誉为“东井冈”的东固山下,奋进着一个优秀的法官群体,这个诞生仅四年的基层人民法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指引下,延续了“苏区干部好作风,打着灯笼去办公”的良好作风,发扬“人心齐,泰山移”的斗志,努力践行着“司法为民”要求,在一张白纸上绘着越来越亮丽的图画:全省“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直通车,吉安市文明单位,吉安市十佳政法单位,2004年度全市基层法院目标管理考评第一名,建成法院内部局域网……。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洒满了该院第一批建设者们辛勤的汗水,也是他们弘扬井冈精神、敢闯新路智慧的结晶。

                                       法院工作新思路

    2001年1月16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这天,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了。面对领导“白纸上绘新图”的谆谆教诲,该院领导班子成员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根据作风建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工作思路,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公正廉洁、甘于奉献的建院精神,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迈大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创一流”的法院工作目标。

    号召别人学不如叫声“跟我干”。青原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曾道漫经常在全院干警大会上讲这句话,在他带领下,院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事事带头,疑难复杂案件由副院长担任审判长的就有8件,四年来,院领导参与审理执行的案件共91件,调研信息院领导也总是带头写,每年全省法院系统的论文、调研报告评比该院都榜上有名,在院领导示范作用下,全院干警比工作、比贡献、争先创优蔚然成风,2004年度案件审理、执行数和调研信息上稿篇数分别是2001年度的2.2倍和1.9倍。在法官队伍教育活动中,法官们不仅驻村入户和农民群众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捐款捐物支助贫困群众和家庭困难学子读书,四年来,该院33名干部共200多人次捐款共计36700元以上,捐书53本(册),捐衣物40多件(套),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还每年组织送法下乡,开展“打假保春耕”活动,辖区群众都说“当年的苏区干部回来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四年来,青原区法院建立健全保障“公开、公平、公正”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管理机制:形成了一套保证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业务管理制度,确保高效运行的司法政务管理制度,以法官队伍建设为中心的司法人事管理制度。强化司法公开,摒弃“暗箱操作”,审判、执行工作全面形成“阳光作业”。对裁判文书特别强调“五公开”,即公开审判经过、公开诉辩意见、公开举证质证、公开认证、公开说明,没有做到的就是不合格裁判文书。吉安县凤凰镇李某接到该院的判决书后感慨地说“在青原区法院打官司最放心,赢得明白,输了也心服”。四年来,该院案件实现了“五个无”的目标,无因违反法定程序被发回重审案件、无违法审判案件、无矛盾激化案件、无超审限案件、无国家赔偿案件。

                                        人人成才新起点

    一名法官必须同时具备政治素质过硬和业务素质优秀两个方面条件,四年来,青原区法院正是以两个素质都优秀为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兴院”发展战略,努力营造学习型法院。

    打铁还须自身硬。2001年1月挂牌时,全院26名干警都是从几个基层法院择优选调过来的,面对刚组建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缺资金、缺资料窘境,党组一班人一个声音:困难不怕,只要劲往一处使;全院一个声音:新区法院工作,我们一定能干好。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勒紧裤带搞建设,审判庭建设土地无着落,找书记、市长;建设缺资金,上北京。终于,在青原区繁华地带批到10亩地,争取国债240万。2003年底,因缺资金几十万,竣工不了,全院干警一咬牙,每人2万元,一个星期之内就集资60万,确保成立三年后就迁入新楼办公这一目标,法院大楼也成为青原区第一幢楼,成为吉安市政建设的一大亮点。四年来,该院从经费中挤出146万元投入审判楼建设,为建计算机局域网、购办公桌等设备投入资金31.52万元。由此,干警的福利也有时得不到保证,但是作为青原区法院第一批建设者,他们无怨无悔,都卯足干劲,大家比工作成绩、比办案质量、争创一流业绩,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该院值夏法庭法官颜生根被评为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吉安市十佳政法干警,树为全区唯一的政法系统先进典型,区委政法委发文全区政法干警向他学习。全院学先进、争先进、超先进蔚然成风,现有2人取得研究生毕业证书,4人获研究生班结业证书,72%的人具大学本科学历,干警素质的提高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的转变,为争创一流法院业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司法为民新举措

    走进青原区法院,司法为民新风扑面而来。“有困难找法院”,在该院的立案大厅,墙上公示了立案流程图和案件管理流程图,案件受理范围和诉讼费缴纳办法等规定,指导当事人诉讼,配备了椅子、茶水、纸笔等便民设施,还有诉讼风险提示、执行风险告知材料,使当事人在较短时间内对“打官司”具备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立案质量和效率。

    司法工作关键在于为民。为方便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该院还推出了电话立案、信访立案,志愿者代写诉状等新措施,发挥审判职能加强农村法制宣传,组织巡回法庭、开庭进村、开庭入户、执行款送上门,同时采取“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等三固定方式为山区群众服务,解决他们打官司难问题。对经济困难人员还实行诉讼费减、免、缓交制度,仅2004年度就为76人次减、免、缓交诉讼费11.2万元,申请执行费一律免交。为方便群众,该院还调整作息时间,将院机关下午上班时间2:30提前为下午1:30,同时法庭保证节假日和工作日的上午8时至下午6时十个小时都有人值班值守。为宣传法律,该院对群众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将与群众联系紧密的法律知识一起编入《工作简报》,发放到辖区各乡镇、村委会及辖区企、事业单位,达到审结一案、教育一片效果。

                                         高效运行新机制

    没有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青原区法院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成立案件质量评查小组,由审判监督庭专人负责,每一件审判、执行案件都要象过筛子一样筛一遍,同时对裁判文书、上诉改判、发回重审案件还要进行专项评查。2004年6月份,还对35件2001年至2003年上诉进行案梳理分析,寻找不足。案件评查从判决的合法性到法言法语的运用、标点符号都要评、都要查,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效果也显而易见,2004年5月份前评查出错率为23.17%,而2004年12月份出错率仅为5.7%,全年未发现一件重大差错案件。该院的裁判文书质量更是上了一台阶,继一份判决书获评全省优秀裁判文书后,2004年中院编选的裁判文书,在十三个基层法院中选用了49篇,而该院一举入选7篇,成为最多的基层法院之一。

    管理促公正、出效益。为对案件流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青原区法院在资金异常紧张情况下,仍投入资金14万元建起了计算机局域网络,将所有案件信息从立案、送达、排期、结案、执行、归档等各个环节都录入电脑,文书审签、评查都在网内进行,通过网络可随时查阅案件的办理进展情况,为确保成立四年来无一件超审限案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通过星级创优、两化一公开、司法公正树形象活动,全院健全司法业务管理制度十章一百二十六条、司法政务管理制度十二章一百三十条、司法人事管理制度七章八十一条,为全院各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奠定基础。该院各项制度的有效运行,也切实减轻了群众讼累、促进了司法公正。2004年该院受理的763件案件中,91.2%依法适用简便审程序,73%的案件一个月内结了案,全部案件平均审限27.93天。而且案件质量也得到保证,息诉、服判率达到97.2%,该院4年来没有出现一件错案,没有一名干部违法违纪,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有三个部门立了集体三等功,一名法官被树为当地政法系统先进典型、学习榜样,还评上了全国优秀法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