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生命的珠穆朗玛

——记江西吉安青原区法院法官谢言

  发布时间:2012-07-05 14:00:36


    “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依然觉得幸福感动。”――谢言

    2012年5月27日上午,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井冈会堂里,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在举行。500人的礼堂座无虚席,人们一边擦拭眼泪一边使劲儿地鼓掌。

    报告会的主人公――10年前被确诊为“白血病”的青原区人民法院法官谢言,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重重地道出两个字:谢谢。

    “能够与健康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我真的很快乐!”为了这个简单的快乐,谢言一次次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共和国法官的名册上,多了一个名字叫“坚强”。

    意志是生命的强度――

    “我一定要活着出去,为了父母、妻儿和那些爱我、帮助过我的人。”

    15个月,漫长得像15年。

    2002年8月,在广州华侨医院医生办公室里,谢言第一次知道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这个词,几个大字清清楚楚地写在自己名字的下方。

    “能治吗,大夫?”

    “能治。”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谢言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

    毒药水“蓝精灵”一滴一滴流进血管。恍惚间,他想起自己一年前刚刚从检察院调入法院民事庭,一个人身兼书记员、内勤和司机三职,一天到晚有使不完的劲儿。半年前,准备冲刺法律专业自学考试,而就在几天前,还在做开庭记录……昨天的自己多么意气风发,毕竟才37岁呀。

    化疗、骨穿、腰穿……上吐下泻、持续发烧几乎每天都向他宣战。

    一天凌晨,谢言持续高烧到40多度,身上盖了厚厚的两床棉被,还一个劲地喊冷。铁制的病床因身体的剧烈颤抖发出巨大的响声,他的父亲和妻子死死地抱住他。两个多小时后,高烧退去。再看谢言,好像是跑了一场马拉松,全身散了架样地又痛又累。面对满脸分不清汗水和泪水的父亲和妻子,谢言没有喊一声痛,只是内疚地抱着他们。

    妻子贺梨华心疼地说:“我最怕看他吃饭,每当看见他努力大口大口吃东西的样子,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因为化疗带来的肠胃刺激让他根本无法下咽,这分明是为了安慰别人。”

    “哪怕在最痛苦的时候,他也能做出一副笑脸。”同事们去看他,他反倒安慰大家,说是急性病、能治愈,还不忘把未送达法律文书的几个当事人的电话、地址告诉他们,并叮嘱说有的人只有晚上才能联系到。

    任何时候,谢言都愿意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周围的人。稍好些,他就向病友传授经验,何时喝水最好,饮食上该注意什么,怎样放下包袱、勇敢对待……

    2003年2月26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谢言与妹妹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 

    尽管生命得以延续,但更大的考验等待着他。造血干细胞成活给他带来的疼痛,犹如千万只小虫在撕咬。他用牙咬着棉被,用手死死地抓着妻子的手。棉被咬破了,妻子的手被抓出了血,心痛得老父亲恳请医生注射杜冷丁止痛。

    三只杜冷丁输入体内,疼痛依然没有缓解。为不使自己产生药物依赖,谢言咬紧牙关要求停药。在恒温28度的无菌病房里,他痛得大汗淋漓,躺、坐、站三种姿势不停变换,但每种姿势最多只能保持20分钟。痛累了才会在不知不觉中睡去,但一个小时后疼痛又会将他唤醒。

    “谢言,你一定要顶住。”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离去,他一遍遍告诫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为了父母、妻儿和那些爱我、帮助过我的人。”

    病房外,母亲和妻子隔窗看到谢言痛苦的样子,心都碎了。20多天后,谢言从移植病房转入特护病房,昔日的壮汉一下子瘦了40多斤,人也仿佛苍老了10多岁。

    紧接着,全身的皮肤变成灰色并一层层地脱下来,手脚指甲变成黑色,然后被新长出来的薄薄的一层指甲取代……谢言体会到了脱胎换骨的滋味。

    一年零三个月,由生到死,由死到生,谢言见证了生命的脆弱,同样演绎了生命的顽强。

    付出是生命的厚度――

    “不曾想过自己还能走多远,只希望活着的人更快乐。”

    “还是让我上班吧,这样我心里能更好受些。”谢言知道生命的宝贵,从没有向领导提过要求的他,出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请求回到岗位上。

    面对同事和家人的劝阻,谢言淡淡一笑,“疾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是幸运的,因为有无数的爱点燃了我的生命之灯。”他要让这盏明灯温暖更多的人。

    事实上,在住院治疗期间,当大多数病友躺在床上静养的时候,谢言已有计划地开始康复训练。仰卧起坐、将盛了水的塑料桶提起来放下……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每做一次都疼得他额头冒汗,“可是我不能放弃,我要像健康人一样去工作、去生活。”

    2004年10月,谢言在立案庭承担起繁琐的立案审查、录制信息等工作。

    出院后,排异反应一直与他如影随形。眼膜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脱落一次,眼睛经常干滞、红肿、畏光。在录入立案信息时,他不得不迅速将光标点到要录入的位置,然后将眼光移开,凭感觉把信息录完,输出信息表后再进行校对。在录入比较长的文档时,他一般都是盲打。有时眼睛疼痛得连文稿都看不清了,他就请同事在旁边念,自己则闭着眼睛打字。

    细心的谢言发现,每年总有十几、二十件左右的案件,当事人递交诉讼状后因未交诉讼费按撤诉处理。如果这类案件先不立案,岂不节约了司法资源。在他提议下,立案预登记制度在青原法院全面实行,成为推进审判管理创新的一项措施。

    “接待当事人,能不立案就不立案,多做诉前调解工作,这样做,矛盾不升级,社会更和谐。”在谢言看来,立案关口把得好,就能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

    2011年2月的一天下午,钱某同妻子气冲冲来到法院吵着要离婚。经过仔细询问,谢言得知双方是因家庭琐事一时赌气。于是,他耐心地劝解双方。三个多小时的调解,女方不知不觉流下眼泪,男方也主动道歉,二人重归于好。当晚回家,身体虚弱的谢言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了。直到妻子下楼喊在外玩耍的儿子回家时,才发现在楼梯口坐了很久的丈夫。

    就这样,谢言在立案信访窗口一干就是9年。即便是在被任命为审监庭副庭长后,他仍向院领导提出继续兼职立案庭,一人多岗。

    “我一直把工作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返回岗位以来,除去广州复查,谢言基本出满勤。他先后接待群众3200人次,组织案件评查3300余件,网上评查5200余件,诉前调解16件,办理委托司法鉴定58件次,无一申诉、无一上访。

    超越是生命的高度――

    “法官不仅仅是职业,而是执著追求并甘愿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

    捧着法官任命书,谢言哭了。

    从一名数学专业工作者成长为真正的人民法官有多难?

    为了弥补自己没有系统学过法律的缺憾,谢言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从参加法律专业自考专科、本科,到攻克司法考试,谢言病了10年,拼了10年。

    那时,他的免疫系统像个10岁的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报警”。每次洗澡时,头顶上开着浴霸,脚下烤着炭火,还是免不了感冒。每10天就会有七八天生病。口腔溃烂,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进入嘴里,都是钻心的痛,缺少唾液滋养的牙齿一颗颗地折断。整整两年,维持生命的除了药物就是不添加任何调料的清水面。

    “学习没有捷径可走。”2002年初,本可以直接报考法律本科的他为了打牢基础,硬是从自考法律大专开始读,当年就全部通过了所报的四门课程。2003年4月,刚出无菌病房的他就要妻子买来自考书籍,第二年就拿到了法律大专文凭。

    紧接着,他又报考了法律自考本科。

    当时,立案庭只有两个人,为不耽误工作,他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由于记忆力衰退,别人看两三遍就能记住的书,他至少要看上八至十遍。看着看着,书上的字符开始跳动,一行行都叠在一起了。为缓解眼睛酸痛,他就每隔半小时用自来水冲洗,或把早已准备好的冰块拿出来敷上。

    两年后,他通过了22门课程考试,提前拿到了法律本科文凭。

    如何能为当事人在立案的第一时间解答法律疑问?如何解决法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寻找答案,谢言又出发了。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攻克全国司法考试。

    同事们劝他不要太较真,亲友们担心休息不好引起反复。

    谢言笑了笑说,能用自己所学为别人解决一点点问题,很充实。

    2007年第一次考试,失败。2008年第二次考试,还是失败。

    父母心疼儿子:“孩子,你的身体比不了别人,你能好好活着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妻子埋怨丈夫,流着眼泪求他:“为了考试命都不要了吗?你不想好好活着看你儿子成家立业吗?你这样不顾死活,为的是什么呢?”

    是啊,为什么呢?

    他不是不记得医生的告诫:白血病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率本来也只有50%,即使成功,以当时的医疗技术也只能再活个5到7年,他这艘生命之舟随时有倾覆的可能。

    他不是不怜惜家人的牵挂:80多岁的父母亲去医院看他,好几次坐过了车站;40岁不到的妻子本该享受人生的好年华,却过早地添上了皱纹。

    可是,他更知道法官不仅仅是职业,而是执著追求并甘愿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从踏进青原区法院大门的那一刻起,他就抱定了要实现当一名优秀法官的梦。

    背着家人,2009年,谢言再次报名参加考试。“当时要消化的书摞起来有60多公分高。”谢言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天至少看100页书。眼睛实在睁不开了,就让妻子帮他念,妻子念累了,他就从网上下载课件来听。

    而参加考试更是一道难题。每过半小时,他都要向窗外眺望几分钟。监考老师几次来到他面前,提醒他注意考场纪律。其实老师哪里知道此时的谢言连试卷上的字都看不清。

    那一年,谢言以388分顺利通过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在全市600多名应试者中获得了第16名。

    2010年5月,谢言圆了他的法官梦。来不及喘歇,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这个坚强的男人向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高地,再次出发了……

    “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

    记者手记

    “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

    谢言的故事,让很多人红了眼圈。

    因为做过脊柱和腰椎穿刺,坐久了,后背就钻心的疼。整整两个小时,谢言一直端坐在我的面前,微笑着回忆噩梦般痛苦的经历,平淡地像是在讲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他一直微笑的表情,震撼了我。

    我以为他会抱怨、会伤感。其实,我错了。面对病痛,他总是平淡地说“习惯了”,“还好”,他已淡然接受了生活给予的一切,甚至痛苦,甚至死亡。

    他说从没考虑过假如自己战胜不了癌症怎么办,因为,无论做什么他都是全力以赴。

    乐观、勇敢、坚强、执著,这些美好的词汇,谢言足以担当。

    尽管他喜欢别人称呼他谢法官,他珍视这与生命等同的荣誉,可我更愿意把他当作一位普通人,一位从身体上的弱者成长为精神强者的普通人。

    这个普通人,燃烧着一颗感恩的心。

    不足千字的自述材料里,满满地都是“感谢”。感谢父母、妻儿、妹妹,感谢医生、同事、朋友……感谢所有美好的一切。他还复印了一份法院系统干警对其捐助的名单,他要一家人记住社会给他的温暖,并回馈社会。

    “其实,我活着很痛苦。如果为自己,我随时可以走人。但是不能,我要让别人快乐。”

    “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这是谢言的精神支柱,又何尝不应是我们每个人的信仰。

责任编辑:刘艳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